公司资讯
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二)
2024-10-18185
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二)一、麻醉与阵痛1.吸入麻醉法乙醚作为麻醉药,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产生麻醉效果。将大鼠置于含浸润乙醚棉球的麻醉箱内,动物会先兴奋后抑制,直至麻醉状态(表现为四肢松弛、角膜反射迟钝、皮肤无痛感),此时可进行手术。注意乙醚易燃,应在通风橱中操作并防火。2. 注射麻醉法大鼠常采用腹腔注射麻醉,药物包括戊巴比妥钠(40~50mg/kg)、硫喷妥钠(40mg/kg)、氨基甲酸乙酯(10...
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一)
2024-10-18213
大鼠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一)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大鼠实验中涉及保定、药物给予、麻醉处理、样本收集以及实施安乐死等关键步骤的操作技巧,同时指出了实验过程中应当留意的事项、常见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其目的在于指导实验室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大鼠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以保障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信度。一、大鼠的保定保定,指的是通过手工操作或利用器械对动物个体的活动进行部分或全面的约束,以便顺利进行诸如检查、样本采集、药...
文献分享 | 小细胞肺癌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确定了生物学见解和亚型特异性治疗策略
2024-10-15196
小细胞肺癌的蛋白质组学特征确定了生物学见解和亚型特异性治疗策略一、背景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肺癌中占比15%的亚型,是全球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恶性程度和致死率均居肺癌之首。SCLC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仅为5%,这主要归因于其高速增殖、强转移特性以及对治疗的显著抵抗性,导致预后效果极差。尽管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SCLC的治疗手段却...
文献分享 | 小鼠全脑脊髓投射神经元的转录组分类学
2024-10-15249
小鼠全脑脊髓投射神经元的转录组分类学一、背景我们分析了65,002个脊髓投射神经元(SPN),鉴定出76种区域特异性类型,并映射至小鼠全脑图谱。这些SPN分为三类:(1)皮层、红核、小脑中的兴奋性SPN,适合点对点通信;(2)网状结构中的异质SPN,适合广泛传递脊髓活动相关命令;(3)下丘脑、中脑及网状结构中的调节神经元,用于调整脑脊髓信号。二、研究路线研究采用15只P56成年小鼠(8雌7雄用于1...
文献分享 | 全蛋白质组分析揭示骨质疏松症中失调的分子特征和加速衰老:一项为期 9.8 年的前瞻性研究
2024-10-14365
全蛋白质组分析揭示骨质疏松症中失调的分子特征和加速衰老:一项为期9.8年的前瞻性研究一、背景骨质疏松症(OP)作为一种普遍的骨骼问题,其特点在于骨矿物质密度(BMD)下降以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目前,关于循环蛋白质组学在骨质疏松症中所扮演的角色还不明确。而全蛋白质组分析技术有望为揭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视角。二、研究设计三、研究结果1. 研究概述和参与a者特征 本研究涉及3244名来自广...
文献分享 | 维生素D调节微生物依赖性的肿瘤免疫
2024-10-14220
维生素D调节微生物依赖性的肿瘤免疫一、背景维生素D在免疫调节、微生物群落形成及癌症预防中扮演关键角色,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维生素D(包括D3和D2)在体内转化为主要循环形式25-OHD,进而在肾脏中转化为活性形式1,25(OH)2D,调节基因表达。Gc球蛋白影响维生素D的可利用性,因其能结合25-OHD。cDC1s细胞对产生抗肿瘤CD8+T细胞至关重要,而肿瘤细胞分泌的sGSN可抑制其免疫功...
文献分享 | 用于精准肿瘤学的肝癌类器官的药物蛋白质组学表征
2024-10-11261
用于精准肿瘤学的肝癌类器官的药物蛋白质组学表征一、摘要类器官模型能模拟亲代肿瘤特性,但肝癌患者的药物反应及精准治疗标志物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我们创建了LICOB(患者源性肝癌类器官库),结合多组学分析全面描绘肝癌特征。通过蛋白质基因组学分析,确定了与患者预后相关的类器官亚型,高通量药物筛选揭示了反应模式与多组学特征的关联。综合分析药理数据,我们确定了药物反应的分子特征,预测了个性化治疗的药物组合,
文献分享——肿瘤细胞内在的表观遗传失调 塑造了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从而在代谢上支持胰腺癌
2024-10-11315
肿瘤细胞内在的表观遗传失调塑造了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从而在代谢上支持胰腺癌一、背景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受肿瘤细胞分子改变和肿瘤微环境(TME)变化的复杂调控。CAFs是PDAC-TME的关键成分,具有异质性,包括myCAF、iCAF和apCAF等亚群,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代谢物影响肿瘤和免疫细胞。尽管CAF异质性受肿瘤细胞和TME信号的空间调节,但肿瘤内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