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揭秘肝硬化的 “活体实验室”,它们如何为人类健康铺路?

发布日期:2025-03-19


2025

揭秘肝硬化的 “活体实验室”,它们如何为人类健康铺路?

关于小鼠实验手术造模


一、关于肝硬化

肝硬化,这个听起来遥远却与全球数亿人健康息息相关的疾病,正通过一群 “小勇士”—— 实验小鼠,揭开其神秘的面纱。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小鼠如何成为医学研究的 “开路先锋”,为人类肝硬化的防治带来新希望。



二、模型应用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小鼠肝硬化模型成模方法繁多,有化学法、免疫法、动物(血吸虫)法、酒精法、营养法、转基因法、病毒感染法和手术法等,各有优缺点。其中手术法主要分为肝缺血再灌注法、胆总管结扎法和肝管结扎法。

胆总管是小鼠消化系统中肝分泌的胆汁的释放通道,同时也是胰腺分泌的胰液的释放通道。胆总管结扎肝硬化模型是研究胆汁淤积引起的肝损伤疾病的经典模型,该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快速,模型成功率高,代表性强,但初学者常因结扎位置不准确而导致小鼠在造模后3~ 5天内死亡,或因结扎方式不恰当而导致模型成模率偏低。


三、模拟人类肝病

小鼠肝硬化模型这样建

科学家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诱导和基因编辑。例如,给小鼠注射四氯化碳(CCl₄)或胆管结扎手术,可诱发慢性肝损伤,逐步形成肝硬化;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敲除某些抑癌基因),则能研究特定基因在肝硬化发展中的作用。这些模型不仅能再现人类肝硬化的病理特征,还能用于测试新药的疗效。


①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NASH模型。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腹腔注射CCl4,浓度分别为:0.25、0.5和0.75 mL/kg,每周2次。分别诱导4周、6周和8周后进行血生化及组织学染色分析。(A)CCl4诱导NASH模型方案示意图;(B)小鼠体重;(C-D)分别诱导6周和8周的肝脏重量与体重的比值。结果显示:CCl4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肝脏重量明显增加。数据为平均值±SEM,n = 5。


②肝硬化的NASH小鼠模型

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NASH模型小鼠肝组织切片染色结果。(A)不同浓度(0.25 mL/kg、0.5 mL/kg、0.75 mL/kg)CCl4分别诱导4周、6周和8周后,对肝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B)肝巨噬细胞(枯否细胞)的标志物F4/80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CCl4诱导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广泛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和小叶内炎症;肝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加。以上都是NASH的典型病理变化。数据为平均值±SEM,n = 5。



四、小鼠实验带来的突破性发现

近年来,基于小鼠模型的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

1、揭示肝纤维化逆转的可能

科学家发现,通过激活小鼠体内的某些信号通路(如 Wnt/β-catenin 通路),可以促进肝脏修复,甚至逆转早期肝硬化。


2、新型药物靶点的发现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衡与肝硬化密切相关。通过调节小鼠的肠道菌群,竟能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这为开发 “肠 - 肝轴” 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3.个体化治疗的探索

利用基因编辑小鼠,科学家能模拟不同患者的基因背景,研究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未来或可实现肝硬化的精准治疗。


<<<  END >>>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