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心脑血管疾病经典模型
发布日期:2024-08-23
心脑血管疾病经典模型
候选药物进入临床前,需通过动物模型验证疗效与安全性。尽管现有多种疾病模拟模型,但创新模型开发手段有限。动物模型主要源自自然突变、选择性培育及生物技术操作(如基因编辑)。此外,还可通过药物处理、训练或手术调整动物特性。针对心血管疾病,已建立多种模型以供参考。
1.颅内损伤模型
颅脑损伤为常见外科病,分软组织、颅骨、颅内组织损伤三类,发病率上升,影响健康。其可致炎症、脑水肿等病理反应,分轻、中、重、特重四级,重型颅脑损伤尤为严重,常见于儿童及青壮年,易导致致死致残。
实验动物:SD大鼠,体质量(250±20)g,5-7周龄
造模方法:采用改良Feeney’s硬膜外打击法建模,大鼠麻醉俯卧固定,剃顶毛消毒后开颅,于特定位置钻孔并扩大骨窗,保持硬脑膜完整。用致伤垫和40g击锤从30cm高度自由落体冲击造成脑挫裂伤,骨窗封闭后缝合。假手术组仅开颅不打击。建模6小时后,NSS评分>2分则模型成功。
模型验证: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HE染色
2. 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梗死由冠脉血供急剧减少导致心肌坏死,可引发严重并发症。建立心梗动物模型的方法多样,其中冠脉结扎法因操作简便、病理过程真实且易于研究,成为主流选择。其他如药物法、栓塞法等因操作复杂或需高辅助设备,应用较少。
造模方法: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观察指标:心脏B超检测 EF及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Masson染色或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纤维化情况,伊文思蓝-TTC染色观察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病理;ELISA检测血清中的TNF-α、IL-1β及IL-6等炎症因子。
3.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脂质堆积形成斑块并伴慢性炎症。转基因小鼠因脂质代谢特性及操作简便,成a为建立AS模型的优选动物。建模时,可通过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加速脂质积累,模拟AS形成的多种因素,如炎症反应,旨在探索一种快捷有效的模型构建方式。
观察指标:体重,血脂四项,全主动脉大体油红O染色,主动脉病理学检查等
4. 其他模型
TAC模型模拟高血压致心室肥大,Rockman等1991年创立。该模型通过主动脉弓缩窄,增左心负荷,诱导心室肥厚,初期向心性,后发展为心腔扩张致心衰。心室肥厚及心衰进程受动物基因、缩窄程度影响。常用27G针中度缩窄,2周见肥厚,4-6周心衰;28G针重度缩窄,1周见肥厚,2-3周心衰。
造模方法:实验鼠适应饲养1周后,术前禁食12h。麻醉后消毒颈部至前胸,开胸分离肌肉,暴露主动脉弓。定位并穿线于右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间,平行放置缩窄针并扎紧,抽出针形成定量缩窄。缝合胸腔与皮肤,消毒并通气恢复。术后三天注射青霉素防感染。
模型前正常SD大鼠B超图
TAC模型4周后心电图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