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发布日期:2024-08-23
神经根型颈椎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CSR是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引发的疾病,症状包括颈肩痛和上肢麻木,影响大且难治愈。研究CSR需借助动物模型,现有模型分单纯压迫、联合刺激和无创干预三类,各具特色,模拟不同发病机制和表现。本文梳理了这些模型的制备方法,为科研人员选型和推动CSR研究提供参考。
1.单纯压迫模型
1.1 血管钳钳夹法
Hubbard等开发了暂时性颈神经根压迫大鼠模型,通过钳夹C6-C7神经根15分钟,研究发现大鼠出现痛觉超敏反应,可能与脊髓胶质细胞激活有关。Guarino等进一步实验表明,压迫时间而非负荷是决定模型效果的关键。尽管CSR为慢性病变,此模型快速、经济、可重复,常用于研究。国内也有类似钳夹法造模,梅荣军等比较了不同手术路径,发现颈前锁骨下入路更适用于CSR研究,但需注意模型压迫臂丛神经与临床CSR常见C6-C7受累存在差异。
1.2 丝线结扎法
该模型参考Dominguez等腰椎模型,建立颈神经根持续压迫模型。方法是在SD大鼠颈部切开,暴露C6-C7椎骨并钳除半椎板,结扎C7神经根。术后大鼠前爪出现异常表现。由于颈椎位置特殊,损伤反应可能更严重,且结扎丝线的松紧难以控制,损伤程度难以一致。因此,该模型需谨慎应用于颈椎研究。
1.3 尼龙鱼线压迫法
尼龙鱼线压迫法常用于CSR保守治疗研究。窦夏睿等采用此法,在Wistar大鼠颈部放置尼龙鱼线,压迫C7-T1神经根,造成感觉神经系统异常,如痛觉过敏等。该模型操作简便、成模快、死亡率低,但损伤较轻,适用于急性期。谢炜等通过增加鱼线数量和重合度来改良模型,以加重损伤,值得推广。
1.4 L形不锈钢柱压迫法
97.5%的CSR患者受神经根性疼痛困扰,难以治疗。现有模型如血管钳钳夹、鱼线压迫等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临床CRP的病理过程。Liu等开发了一种稳定压迫背根神经节的CSR模型,使用L形不锈钢柱插入椎间孔压迫背根神经节,成功模拟了CSR的病理特征,如机械超敏和热痛觉过敏,为CRP研究提供了更贴近临床的动物模型。
1.5 硅胶片压迫法
椎间盘的弹性和韧性难以被鱼线、丝线等材料完全模拟,因此有研究者采用硅胶片制备CSR模型。该方法在大鼠颈部切开,暴露C6神经根,放置硅胶片造成压迫。硅胶片具有弹性、韧性、组织相容性好、免疫反应小且经济。通过多种检测方法,观察到神经根压迫后的病理变化。
1.6 自体骨压迫法
临床疾病模拟需尽量真实,现有压迫模型用异物材料有局限。杨大志等创新性地用家猫自体骨建立CSR模型,通过破坏椎间孔、植入“V”形骨块模拟神经根管狭窄,实现神经根慢性压迫。该模型贴近临床,但手术精细度高、操作难,且成本较高,更适用于大型实验动物。
2.联合刺激模型
2.1 钳夹法联合铬制肠线压迫法
在Hubbard模型基础上,该模型增加了铬制羊肠线,模拟了机械压迫与化学刺激的双重作用。Rothman等实验表明,联合干预比单一干预更有效,更接近CSR的发病机制,表现为持续的双侧超敏反应和脊髓胶质细胞激活。
2.2 福尔马林定量滤纸刺激法
该模型通过物理化学双重刺激模拟CSR急性期,观察炎症因子变化。方法是在SD大鼠颈部切开,暴露C6-C7神经根,放置浸有福尔马林的滤纸片。结果显示模型组炎症因子含量显著变化。模型特点为滤纸持续压迫,操作简单、周期短、可重复。
2.3 药物介导联合动静失衡法
CSR常由颈椎骨性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引起。金哲峰等采用药物介导联合动静失衡法构建CSR模型。方法是在SD大鼠颈部注射胶原蛋白酶破坏关节软骨,再切除颈背部伸肌群模拟长期低头导致的椎间盘退变。术后大鼠行为异常,影像学显示椎间盘退变表现,神经根炎性细胞浸润,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该模型结合了关节炎和椎间盘退变,操作不直接刺激神经根,成活率高,可重复性强。
3. 无创性干预模型
上班族和低头族易患颈椎病,因颈椎长期处于异常应力。研究者建立低头屈曲固定法动物模型,家兔颈椎低头屈曲45°每天5小时,两月完成。模型显示F波传导速度减慢,表明成功。此模型基于颈部力学失衡和机械压迫,影响颈椎骨和软组织,形成恶性循环。模型避免麻醉影响,操作简便,损伤小,但造模时间长于直接刺激神经根法。
4. 讨论
CSR发病机理复杂,现有动物模型分三类:单纯压迫、无创性干预和联合刺激。单纯压迫模型通过物理压迫模拟神经根症状;无创性干预模拟长期低头导致的颈椎退变;联合刺激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更贴近临床病理。模型选择需考虑实用、技术、经济和周期。未来可结合新技术如基因组学等提升模型可信度,并创新改进CSR动物模型。
— END —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