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不同方法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差异性的探讨

发布日期:2024-08-26

推文开头必放gif

不同方法建立小鼠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差异性的探讨

     

      原发性肝癌(PLC)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肝细胞癌(HCC)占主导。现有两种肝癌动物模型:皮下移植模型简便但模拟不全,原位移植模型则更贴近自然病程。本研究建立了三种小鼠原位肝癌模型,包括注射H22细胞悬液、腹水细胞及移植组织块,并评估了术后状态、肿瘤生长、转移、B超、血清生化及病理变化,旨在比较不同建模方法的优劣,为肝癌研究提供精准动物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 SPF级雄性KM小鼠80只
  • 4周龄
  • 体重18-22g


实验与饲养条件:

  • 严格按照SPF级实验动物规范要求执行。
  • 小鼠自由饮水、摄食。
  • 室温维持在22-25℃
  • 相对湿度50%-70%。
  • 光照与黑暗交替周期为12小时。

    1.1.2 细胞
    小鼠肝癌H22细胞株、腹水型肝癌H22细胞株.

1.2 方法

1.2.1 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建立

(1) 注射肝癌H22细胞悬液法:A组:取20只小鼠,制备1x10^7/mL的H22细胞悬液。麻醉小鼠,脱毛消毒后开腹,外翻肝脏,注射100μL H22细胞悬液至肝左叶,驻针5秒,止血缝合。恢复后移入鼠笼。


(2)注射腹水型肝癌H22细胞法:B组:另取20只小鼠,使用调整至1x10⁷/mL的腹水型肝癌H22细胞,按A组相同步骤接种至肝左叶,待小鼠恢复后移入鼠笼。


(3)小鼠肝癌组织块移植法:取20只小鼠,皮下接种1x10^6/mL的腹水型肝癌H22细胞200μL。7天后取皮下瘤块(1mm³),经无菌处理备用。小鼠麻醉开腹后,于肝内植入此瘤块,缝合恢复后移入鼠笼。


(4)假手术组:该组定义为D组,随机取 20 只小鼠,采用与注射肝癌 H22 细胞悬液法同样方法进行手术操作,但不进行注射细胞,仅注射生理盐水100 μL。


1.2.2 小鼠原位肝癌模型的筛选

  • 术后观察:建模后,每2天监测小鼠饮水、进食、精神状态及体重。


  • 成瘤评估:术后第25天,每组随机选取10只小鼠处死,评估成瘤率。


  • 生存期监测:剩余小鼠继续观察,使用GraphPad Prism 8.0绘制生存曲线。


  • 腹腔粘连分级:改进分级法评估肝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


  • 肿瘤转移检测:检查腹水及腹腔、脏器(脾、肾、胃、肠、肺)的肿瘤转移情况。


  • 超声检查:术后第25天,使用Vetus7型超声仪对各组小鼠进行超声成像。


  • 血清标志物检测:术后第25天,酶联免疫法测定AFP、DCP水平。


  • 病理形态学分析:切除肝肿瘤,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1.2.3 统计学分析

整理数据,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计算结果用平均值 ± 标准差(???? x ± s)表示。 P  <  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建立

       在对比A、B、C三组肝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制备方法时,A组和B组手术时间(2-3分钟)显著短于C组(5-6分钟),主要是因为A、B组通过肝部注射细胞,减少了出血,简化了操作。相比之下,C组需肝部切开,易引发大量出血,操作复杂且耗时更长,还导致1只小鼠死亡和肿瘤易脱落问题。统计显示,A、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36±0.44)min和(3.30±0.41)min,显著低于C组的(5.68±0.6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小鼠体重变化

       术中C组1小鼠因失血过多死亡,但术后A、B、C、D组其余小鼠均存活且健康,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体重监测显示:A组小鼠前13天体重稳定,后体重激增,第25天达峰值(31.8±1.6)g,可能受腹水影响;B组第17天体重达峰(26.9±0.6)g后下降,C组20天内体重增长缓慢后下降,均可能与健康状况恶化相关;D组体重平稳增长。第25天,A、C组与D组小鼠体重差异显著(P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4317

2.3 小鼠活动状态

建模后小鼠总体状况良好,但A组第20天出现毛发无光、精神萎靡、腹大及活动减少;B组自第12天腹大,18天后进食减少,活动迟缓,生命状态恶化;C组则相对活跃,毛发有光泽,无腹肿;D组最为活跃,进食饮水均正常。

2.4 小鼠生存时间

D组小鼠一直存活;A 组小鼠最长活到 37 d,平均生存时间(32.47+3.79)d;B 组小鼠最长活到 30d,平均生存时间(27.40±1.89)d;C 组小鼠最长活到38d,平均生存时间(35.20±2.73)d。但A组、B组、C组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4604

2.5 小鼠腹腔脏器粘连程度

A组、B组、C组小鼠腹腔轻度粘连率分别为60.0%、40.0%、100.0%:腹腔重度粘连率分别为40.0%、60.0%、0.0%。D组未出现轻、重度腹腔粘连。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4744

2.6 小鼠肝样本肉眼观察及肝部肿瘤成瘤情况

接种25天后,各组小鼠成瘤率均为100%。A、B、C组肝部瘤体形态各异,D组则未见瘤块。A、B、C组肝重显著高于D组,且瘤重差异显著。B、C组肝指数远高于D组。A、B组小鼠出现腹水与腹壁瘤,C组无。A、B组或存细胞溢漏,使用电烙铁止血。A、B组肝内多结节,B组还现腹水瘤细胞肝外转移至胃肠,疑为脉管系统介导的肝转移。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5030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5016

2.7 小鼠肝B超成像

D组小鼠肝部B超显示正常,而A、B、C组小鼠肝部B超异常,均见低回声包块。解剖确认A、B、C组小鼠肝部有肿瘤结节,证明三种造模方式均成功实现肝癌移植。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5205

2.8 小鼠血清AFP、DCP浓度的比较

肝癌模型小鼠(A、B、C组)血清中AFP和DC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小鼠(D组),分别高出13-19倍和5-8倍。B组小鼠这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A、C组,而A、C组间无显著差异。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5324

2.9 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

D组小鼠肝组织正常,无病变。A、B、C组小鼠肝组织分界模糊,肿瘤细胞形态多样且排列紊乱,部分区域坏死。病理切片与解剖、B超结果一致,表明三种造模方式均成功构建肝癌模型。

屏幕截图 2024-08-26 105428

3. 讨论

肝癌模型是研究肝癌的基石,本文探讨了注射肝癌H22细胞悬液、注射腹水型肝癌H22细胞及移植肝癌组织块三种建模法。结果显示,三者均能有效构建肝癌原位模型。细胞注射法简便且易成瘤,但腹腔粘连重;组织块移植法则对腹腔影响小。这些模型为肝癌研究提供了可靠动物模型,对肝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推文结尾大全推文结尾大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