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当银针刺入小鼠脑室:脑出血模型背后的生死密码

发布日期:2025-03-17


关于小鼠脑缺血研究


    一、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脑缺血性血管疾病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寻找疗效明确、作用机制清晰的预防或者治疗脑缺血性梗死的药物是当前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领域。由于临床研究的各种限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已成为研究脑血管病损伤机制和防治措施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建立最接近人类脑缺血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二、解刨学基础

小鼠颈动脉解刨结构如图所示

图片


三、三大经典模型:从‘’人工爆破‘’到‘’精准打击‘’


(1)胶原酶注射法

(最接近临床的 "自然破裂")

①步骤:立体定位仪固定小鼠→颅骨钻孔→尾状核注入 0.075U 胶原酶→闭合伤口

②原理:胶原酶分解血管基底膜,模拟高血压导致的血管脆性破裂
优势:血肿大小可控,病理过程(水肿 / 炎症)与人类脑出血相似度达 85%
      ③故事:2022 年,我们用这个模型发现,血肿周围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会异常激活,加速神经元死亡。这个发现直接催生了靶向药物 OLIG1 抑制剂,目前已进入 Ⅱ 期临床。


(2)自体血注射法

(最简粗暴的 "物理破坏")

①步骤:取小鼠股动脉血→立体定位注入脑室 / 脑实质
      ②特点:30 分钟内形成血肿,模拟动脉瘤破裂的急性出血
      ③争议:血液非原位释放,可能夸大免疫反应,但胜在成本低(每只模型仅需 80 元)
      ④突破:2025 年新技术 —— 用微流控芯片处理自体血,去除红细胞保留血清,使炎症反应更接近真实病理。


(3)高血压模型

(慢性病的 "温水煮青蛙")

①造模:连续 4 周喂饲高盐饮食 + 血管紧张素 Ⅱ 泵→诱导高血压→激光多普勒确认脑血流异常
      ②价值:首次在小鼠中复现 "高血压 - 微动脉瘤 - 脑出血" 的完整链条,适合研究预防医学
      ③发现:长期高血压会改变小胶质细胞的 "巡逻路线",使其对血管损伤的响应延迟 40%—— 这解释了为什么降压药需早期介入。


四、器械材料

(1)设备:吸入麻醉系统,手术显微镜,保温手术板,激光散斑仪。

图片


(2)器械材料:打结镊,23G针头,眼科剪,眼科镊,动脉夹,栓线(用于25~ 30g小鼠),持针器,打结镊,4-0带线缝合针等。




END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图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