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常用小鼠转移瘤造模

发布日期:2025-02-05



肿瘤转移分7步:EMT、血管生成、获侵袭表型、CTC形成、外渗定植、微转移灶形成、巨转移灶。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研究中常见,但选择合适的模型至关重要,需了解领域内已有成果。





肿瘤动物模型多样,包括CDTX、PDTX、诱发性、基因修饰和自发性模型。优选匹配器官注入细胞,待形成原发肿瘤后观察其转移,如黑素瘤细胞系注入小鼠皮下后转移至肺部。


                                          KPC肺转移动物模型



KPC小鼠携K-RasG12D和LSL-Trp53R172H突变,适用于PDAC、结直肠癌研究及药物筛选。小鼠胰腺初正常,8-10周龄时出现前病变,16周龄时多发展为PDAC伴纤维增生。约80%的KPC小鼠可见肝、肺转移,与人类胰腺癌转移部位相符。




动物模型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需选高成瘤率细胞系;异种移植选免疫缺陷小鼠,同种移植选匹配品系小鼠;小鼠宜6-8周龄、18-22g,性别依肿瘤类型定,且实验体系内参数需一致。



构建肿瘤转移模型方式多样,按接种方式分:①尾静脉注射,适用于血液病和肺转移研究;②心内注射,常用于骨、脑部转移瘤模型;③颈动脉注射,用于脑部转移瘤模型;④原位注射,广用于药物筛选,尤其是抑制肿瘤转移和生长;⑤腹腔注射,适合研究如卵巢癌等特定肿瘤转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有相关业务需求的可以打电话咨询哦!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