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缺血模型概论
发布日期:2025-01-13

今天我们讲一讲
缺血模型概论
一、缺血模型的定义与条件
定义:
缺血模型是指通过特定方法使小鼠组织器官血液供应降低或完全阻断,导致组织病变,模拟临床缺血病因及病理生理变化的动物模型。
成功条件:
缺血引起靶器官预定的病理生理改变。
模型小鼠在药效窗口期内保持存活,适用于药效实验。
二、缺血模型种类
手术造模法建立缺血模型主要分为两类:
血管外缩窄:
方法:通过结扎法或直接套管作用于特定动脉,或在坚韧包裹区域内提高器官内压,降低灌注压。
应用:涉及眼、肝、肠、肺、肾等器官的缺血模型。
血管内阻塞:
方法:使用线栓、血栓、内缩窄等方式在血管内部造成血流阻断或大幅降低血流量。
应用:脑梗模型(大脑中动脉线栓、血栓模型)及静脉附线血栓模型等。
三、造模方法的选择
最小化非靶器官损伤:设计时减少手术操作对邻近组织及非靶器官的损害,精确控制缺血范围。
延长检测窗口期:确保病变程度适中,既不过轻导致快速自愈,也不过重引起小鼠死亡或不可逆损伤,以满足实验需求。
操作简便性:选择简便高效的造模方法,缩短造模时间,减少可变因素,提高模型稳定性。
经济高效:优先考虑成本较低的造模方案。
四、建立缺血模型时的
特殊注意事项
保温:大面积缺血小鼠需全程保暖,维持正常体温,防低体温致死。
观察:细致观察小鼠变化,如后肢缺血小鼠的爪甲颜色变化。
血流检测:麻醉状态下进行血流影像学检验时,需保持小鼠正常体温以确保准确。
体温维持:缺血模型维持中保持小鼠正常体温,保证模型稳定。
缺血时间设计:根据研究需求设计缺血时间,避免过长导致不可逆损伤或过短导致药效窗口期不足。
缺氧模型设计:可通过阻断动脉、动静脉或静脉血流实现不同目的的缺氧模型,不必局限于缺血,需根据研究目标
今天这篇文章就到这里啦
有相关业务需求的可以打电话咨询噢!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