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发布日期:2024-12-04

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小鼠SNI模型是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的常用实验模型。通过结扎部分坐骨神经分支,保留另一分支,模拟外周神经损伤疼痛,用于药物筛选和评估。该模型易操作、可重复,能稳定展现机械痛超敏和冷热痛超敏,真实反映神经病理性疼痛特征,助力药物研发。


一、建模方法

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构建。物理方法涵盖挤压(如钳夹、卡压)、离断、冰冻、牵拉及超声定位损伤;而化学方法则是通过坐骨神经周围注射化学药物,引发神经外膜炎。





1. 物理损伤法


钳夹损伤法:



操作:使用止血钳或持针器对坐骨神经施加压力,造成损伤但不切断神经。


应用:适用于观察神经形态与行为变化,模拟轻度至中度神经损伤。




离断损伤法(含手术切断法):



操作:通过手术器械(如手术剪或刀片)完全或部分切断坐骨神经。


应用:精确控制损伤部位与程度,研究神经断裂后的再生与修复机制,模拟严重神经损伤。



其他物理方法:



包括冰冻损伤法、牵拉损伤法和超声定位损伤法,根据实验需求选择,以模拟不同种类的神经损伤。



2. 化学损伤法

操作:将大剂量或高浓度的化学药物(如青霉素钠、庆大霉素、丙烯酰胺、氯仿等)注射于坐骨神经周围。


应用:利用化学物质对神经的毒性作用,模拟炎症或感染导致的神经病变,破坏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




操作过程(以手术切断法为例)



  • 麻醉与消毒:使用异氟醚等麻醉剂麻醉小鼠,手术部位消毒。

  • 暴露神经:在后肢股部做切口,暴露坐骨神经。

  • 分离与固定:小心分离坐骨神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两端用丝线固定。

  • 施加损伤: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钳夹、切断或其他物理方法损伤神经。

  • 缝合与护理:使用显微缝合线缝合皮肤切口,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物。

  •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小鼠的行为与恢复情况,记录异常。


二、模型评价

术后每天评估小鼠活动能力,通过敲击鼠笼观察其反应及活动范围。将小鼠置于安静空笼中适应1小时后,以55~70 dB的木棒敲击声进行测试。评分标准如下:快速活动无异常计5分;较快活动但轻微跛行计4分;活动时间较长且左下肢勾悬计3分;能完成一半以上活动但勾悬计2分;位移不足一半计1分;无明显位移计0分。由3名研究者在同一时间点独立评分,取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


 1.  斜板实验

斜板试验评估小鼠下肢肌肉力量和神经功能,基于其在斜板上保持平衡的能力。坐骨神经损伤影响小鼠在斜板上的表现。试验使用坚固、有摩擦力的斜板,可调节角度。将小鼠置于斜板高端,缓慢增加角度,观察其能否稳定5秒以上,记录最大稳定角度。健康小鼠通常能在60°以上保持稳定,表明坐骨神经功能正常。损伤后,最大稳定角度减小,损伤越重,角度越小。轻度损伤小鼠角度可能在30°至60°间,重度损伤则可能小于30°,甚至无法保持稳定。


2.步态分析

通过观察小鼠行走时的姿势、步伐长度与频率,可以评估其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利用视频记录及分析软件,能对小鼠行走进行量化评估。此外,将小鼠足部涂上墨水,使其在纸上留下足印,通过分析足印的形状和相互之间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判断下肢运动协调性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状况。


3.其他

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老鼠公众号结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