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小鼠模型与行为学评估PTSD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发布日期:2024-11-28

小鼠模型与行为学评估PTSD的神经生理学机制


一、前言

PTSD是由极端恐怖事件引发的精神障碍,症状包括创伤回忆、警觉性提升和回避行为。为探究其机制,科学家利用单程长时刺激模型(SPS),因其能很好地模拟人类症状而受到重视。本文将介绍SPS模型的建立、行为评估及其在PTSD研究中的应用。


二、SPS模型的构建

SPS模型通过模拟连续应激事件诱导动物出现PTSD样症状,步骤如下:


1. 束缚应激:将动物(如大鼠)置于束缚器中限制活动2小时,模拟无助感。

2. 强迫游泳:让动物在接近体温的水中游泳20分钟,作为额外的应激源。

3. 乙醚麻醉:动物短暂休息后,用乙醚使其短暂昏迷,模拟创伤后的休克状态。

4. 恢复与评估:动物在安静环境中恢复7-14天,期间观察其行为变化,如警觉性提升和回避行为。


三、行为学评估方法

为量化SPS模型诱导的PTSD样症状,科学家采用以下行为学评估方法:


旷场实验:观察动物在开放场地中的活动,PTSD样症状表现为中央区域活动时间减少,边缘活动时间增加。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估动物焦虑水平,PTSD样症状表现为开臂时间减少,闭臂时间增加。

条件恐惧实验:建立条件性恐惧记忆,PTSD模型中动物对特定刺激的恐惧反应增强,如僵直行为增加。


四、SPS模型在PTSD研究中的应用

SPS模型不仅助力PTSD病理机制的研究,还推动了新治疗方法的开发。通过行为学评估,可以评估新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此外,该模型还能用于探索PTSD与其他精神障碍的共病机制,以及基因和环境对PTSD易感性的作用。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老鼠公众号结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