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糖尿病动物模型大汇总

发布日期:2024-08-29

推文开头必放gif

糖尿病动物模型大汇总

一、糖尿病背景

       糖尿病为复杂代谢病,特征为慢性高血糖,涉及遗传、环境及免疫因素,具体机制未明。其典型标志为高空腹血糖或随机血糖值,伴“三多一少”症状。此疾病可引发心脏、肾脏、视网膜、神经等多系统并发症,及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问题。糖尿病主要分为1型(胰岛素绝对不足)、2型(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抵抗)等,其中前两者临床常见。针对此,动物模型研究主要聚焦于1型和2型糖尿病的模拟与探索。

二、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发病人数占临床确诊糖尿病总人数的10%左右。

典型的表现就是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从而引起高血糖等全身性的代谢障碍。

目前使用较多的动物模型主要有3种。

1. STZ诱发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STZ全称链脲佐菌素,这种药物的亚硝基脲结构能够选择性地损伤胰岛β细胞,损伤后的胰岛重构,继而纤维化。显然,STZ的剂量是关键因素,注射剂量大则完全损伤胰岛,胰岛素绝对缺乏,形成1型糖尿病。

556a852335df4f49adc8351d694bab8c


大鼠需禁食12小时但保持饮水,优选雄性以避免雌性因雌激素水平差异对STZ(链脲佐菌素)反应不一。STZ应即时配制为2%溶液,通过单次腹腔注射给予,剂量为50mg/kg,注射时需确保未误入胃肠道。

注射后2至3天,连续三天利用尿糖试纸监测尿糖,同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若尿糖呈现强阳性(≥3+),且血糖持续上升,则初步判断注射有效。一周后,大鼠应显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此时再次检测,若尿糖仍强阳性且血糖≥16.67mmol/L,则确认糖尿病模型构建成功。


注意事项:

(1)大鼠因对STZ敏感度高,更适用于糖尿病模型构建,减少实验误差。


(2)血糖、尿糖检测指标及时点已获广泛认可,适合作为实验评估标准。


(3)单次大剂量STZ注射能有效损伤胰岛细胞,满足糖尿病模型需求。


(4)精确控制STZ剂量并预实验优化,适时补充胰岛素,降低死亡率。


(5)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稳定持久,适合长期研究。


(6)腹腔注射STZ构建糖尿病模型,死亡率低于静脉注射。


2. allxon诱发的糖尿病动物模型

       四氧嘧啶(Allxon)是细胞毒物,通过超氧自由基损伤胰岛β细胞,减少胰岛素分泌。常用浓度1%-3%,注射量30-40mg/kg,静脉注射优于腹腔注射。注射时应快速(30秒内),提高成模率。选用雄性大鼠,造模前禁食12小时,增强敏感性。注射后6小时灌胃25%葡萄糖水可降低死亡率。18小时后大鼠展现高血糖等症状,两周内可成功构建1型糖尿病模型。

注意事项:

(1)Allxon造模后大鼠血糖可能短期恢复,适合短期观察,因胰岛代偿。

(2)豚鼠对Allxon不敏感,不宜使用。

(3)STZ较Allxon成本高。


3. 自发性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1)BB大鼠:一种源自Wistar大鼠的自发遗传1型糖尿病模型,国际上较为常见,国内较为罕见。其特点包括高血糖、高血酮、糖尿及胰岛β细胞受损,症状与青少年型糖尿病相似,早期胰岛炎症显著,晚期则伴随严重胰岛纤维化。

(2)NOD小鼠:非出生即患糖尿病的啮齿类模型,于100-200日龄突发糖尿病,雌性发病率高于雄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介导的胰岛炎症紧密相关。此模型独特之处在于其性别偏向性,为研究雌性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宝贵资源,填补了其他模型多使用雄性的空白。


三、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1. 高脂高糖饮食加STZ大鼠动物模型

       STZ破坏胰岛细胞程度与其用量相关,可结合高脂高糖饲料诱导胰岛素抵抗,再小剂量STZ不完全损伤胰岛β细胞致分泌障碍,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饲料配方可购商用或自制(猪油10%,胆固醇2.5%,蔗糖20%,胆酸盐1%,普通饲料66.5%)。造模流程:高脂高糖饲养4周,注射STZ(25mg/kg,0.25%浓度)后续饲4周;或STZ剂量增至30mg/kg,每周1次共2周。模型验证标准为血糖>7.8mmol/L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

注意事项:

(1)高脂高糖饮食的动物非常容易死亡,尤其是在注射了STZ之后依然采用高质高糖喂养,这个死亡率真的说不准。

(2)糖尿病动物极易发生感染,动物间的撕咬伤也不易愈合;此外要经常换垫料,因为动物都是多尿的,潮湿的饲养笼更容易出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快点,细心照料你的动物。


2. 自发性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

(1)KK-A(y)小鼠:源自KK小鼠与C57BL/6J杂交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模型,5周即显肥胖与糖尿病症状,胰岛细胞受损严重,且早期即现糖尿病肾病,是研究该病的优质模型。


(2)ZDF大鼠:基于胰岛素抵抗Zucker大鼠近亲繁殖的稳定遗传模型,表现为肥胖、胰岛素抵抗及多项代谢异常,血糖通常不高但血脂显著升高,是研究代谢综合征的理想选择。



(3)db/db小鼠:C57BL/KsJ来源的自发性糖尿病小鼠,贪吃致肥,早发三多一少,寿命短,糖肾表现早现,是糖肾研究的优选模型。



(4)ob/ob小鼠:典型肥胖高血糖模型,名如其鼠,肥胖且高血糖显著,是研究肥胖与糖尿病关系的常用模型。



(5)其他模型:包括NSY小鼠、OLETF大鼠及多种基因编辑小鼠如GK/IRS-1双敲、MKR转基因等,各具特色,适合深入研究特定糖尿病机制。


四、验模指标

(1)禁食空腹血糖检测


(2)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3)血胰岛素水平


(4)胰岛素敏感指数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推文结尾大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