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三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发布日期:2024-08-08

推文开头必放gif

三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小鼠模型三种常用造模方法的差异,探索符合POI临 床特征的造模方法。


1.材料

1.1 实验动物

种类与数量:

SPF级雌性ICR小鼠100只

年龄与体重:

8周龄,体重(28±3)g

饲养环境:

屏障动物实验设施

饲养条件:

分笼饲养,室温(20±4)℃,相对湿度60%~70%,光照和黑暗12小时更替,自由进食及饮水

1.2 试剂

雷公藤多苷片、二氧化乙烯环己烯(VCD)、芝麻油、D(+)-半乳糖、ELISA试剂盒:包括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的ELISA试剂盒

1.3 仪器

常规实验室仪器:实验中所涉及的仪器均为实验室常规配置,具体未详述但满足实验需求。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2340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

·  筛选与分组:

适应性喂养3天后,通过连续10天的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测筛选出96只有规律动情周期的健康雌性小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TG组)、VCD组和半乳糖组(D-gal组),每组24只。

·  实验设计:

干预当天设为0d,之后在第16、46和76天分别处死各组8只小鼠,设为各组的I、II和III亚组,进行后续分析。


2.2 POI模型的建立

·  雷公藤多苷片组(TG组):

以50mg/(kg·d)的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连续15天。

·  VCD组:

以160 mg/(kg·d)的VCD溶液腹腔注射,连续15天。

·  半乳糖组(D-gal组):

以500 mg/(kg·d)的半乳糖溶液颈背部皮下注射,连续75天。


2.3 观测指标


·  造模前后一般情况观察:

记录动物皮毛、活动、进食、大小便和体重等变化,记录死亡情况。

·  动情周期观察:

从干预日开始,各组小鼠每日早晨8:00定时进行阴道细胞学采样,以评估其动情周期变化。


具体操作步骤为:

使用浸有0.9%生理盐水的细棉签,在小鼠阴道内轻柔旋转一圈,随后将棉签在载玻片上轻轻滚动,确保阴道分泌物均匀涂布。之后,利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载玻片上的细胞形态,以此判断小鼠所处的动情周期阶段。


观察标准阐述如下:

1.动情前期:

此阶段特征为椭圆形有核上皮细胞占据优势,同时可观察到少量角化细胞和白细胞的存在。

2.动情期:

此时,视野中主要为片状无核角化上皮细胞,它们占据了绝大多数,偶尔可见少量有核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夹杂其间。

3.动情后期:

该阶段表现为白细胞、片状角化上皮细胞以及有核上皮细胞的混合存在,且三者的比例相对均衡,无明显差异。

4.动情间期:

此期以大量白细胞为主,并伴有少量粘液的出现,标志着动情周期的间歇阶段。

·  血清性激素水平:

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中FSH、LH、E2和AMH的水平。

·  子宫、卵巢指数测定:

计算卵巢指数和子宫指数,评估卵巢和子宫的重量变化。

·  卵巢、子宫组织学观察

通过石蜡切片与HE染色,观察卵巢中各级卵泡和黄体的数量,以及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的厚度。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 料以平均值±标准差(???? x ±s)表示,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各组间的比较,以α=0.05的标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2604

4. 结果

4.1一般情况观察


4.1.1小鼠反应:

各造模组小鼠在干预期间均出现活动减少、摄食减少、皮毛光泽度下降等变化,但体重未明显下降。


4.1.2恢复情况:

干预结束后,雷公藤组小鼠的活动和摄食逐渐恢复,皮毛光泽度在第46天恢复正常;VCD组小鼠皮毛光泽度仍较差。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变化。


4.2 小鼠动情周期变化

4.2.1对照组:

有规律的动情周期,约6~7天一次。

4.2.2干预组:

与对照组的比较结果见图1。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2746

4.3 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4.3.1 E2变化:

· 第16天:

各组E2值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1)。

· 第46天

雷公藤组和VCD组E2值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 第76天

雷公藤组E2值仍降低(P<0.05),VCD组E2值持续降低并有显著差异(P<0.05)。

4.3.2 AMH变化:

· 雷公藤组和VCD组在第16天和第46天均显著下降。

· VCD组第76天AMH值仍较低(P<0.05)。

· 雷公藤组第76天AMH值较第16天显著升高(P<0.01)。

4.3.3 FSH和LH变化:

· VCD组FSH值及FSH/LH比值升高,有显著性差异。

(结果见图二)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2827

4.4 卵巢、子宫湿重指数

4.4.1 体重变化:

雷公藤组小鼠体重在第16天明显减轻。

4.4.2 卵巢湿重和指数:

· 第16天:

VCD组卵巢湿重和指数显著减少。

· 第46天:

半乳糖组卵巢湿重和指数显著减少。

· 第76天:

各组卵巢指数无显著差异。

· 子宫指数:

各组子宫指数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果见表一)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2907

4.5 卵巢与子宫组织结构变化

4.5.1 卵泡计数及子宫厚度:

· 第16天:

雷公藤组发育中卵泡数、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减少;VCD组子宫肌壁厚度减小;半乳糖组子宫内膜厚度减小。

· 第46天:

各组发育中卵泡数和黄体数均显著减少。

· 第76天:

VCD组成熟卵泡数、子宫内膜厚度、子宫肌壁厚度均明显减小;半乳糖组子宫内膜厚度减小。

(结果见图三)

image

4.5.2 形态学观察:

· 对照组:

卵巢体积大,各阶段卵泡和黄体相间分布,子宫内膜正常。

· 雷公藤组:

第16天和第46天卵泡及黄体比例下降,子宫内膜变薄,腺体萎缩,但第76天有所恢复。

· VCD组:

卵泡和黄体比例明显下降,子宫内膜和子宫肌壁变薄,随时间加重。

· 半乳糖组:

卵泡和黄体比例逐渐下降,子宫内膜厚度变薄。

(结果见图4、图5)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3049

屏幕截图 2024-08-08 093109

5、讨论

本研究对比了雷公藤多苷片、半乳糖和VCD溶液三种方法制备POI动物模型的效果。雷公藤多苷片虽能短期内造成卵巢功能减退,但停药后有自然修复现象,影响药效学研究的准确性。半乳糖模型造模时间长且成模率不高。相比之下,VCD溶液腹腔注射法致病过程与人类相似,病理结果一致,且未观察到自然修复,能稳定模拟POI病理过程。因此,VCD造模法最为优选,适合用于POI发病机理和药物研发的动物模型。


参考文献:苏先芝,刘一斐,孔文娟,等. 三种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小鼠造模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27(6):725-732.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推文结尾大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