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五)—— 基因造模法

发布日期:2024-07-09

推文开头必放gif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五)—— 基因造模法

屏幕截图 2024-07-09 142742

         实验鼠骨质疏松基因造模法主要通过基因敲除或突变技术实现。该方法包括转基因造模法和基因突变造模法,主要敲除或突变的基因有α、β-雌激素受体或芳香酶等。这种造模法具有全身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稳定、不受外界因素干预等优点,是理想的原发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


一、造模步骤


1、实验准备


选择实验鼠品系:通常选用SPF级实验鼠,如C57BL/6小鼠,确保实验鼠健康、无遗传疾病。

屏幕截图 2024-07-09 142850

基因选择与设计: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与骨质疏松相关的目标基因,如雌激素受体基因、骨保护素(OPG)基因、Runx2基因等。设计合适的基因敲除、过表达或突变策略。


2、基因修饰


构建基因修饰载体:利用CRISPR/Cas9、TALENs或ZFNs等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含有目标基因特异性识别序列的载体。


显微注射:将构建好的基因修饰载体显微注射到实验鼠的受精卵中,实现基因的整合和修饰。


胚胎移植:将注射后的受精卵移植到代孕母鼠的子宫内,待其发育成新生小鼠。


3、模型验证与筛选


基因型鉴定:通过PCR、测序等方法鉴定新生小鼠的基因型,筛选出成功实现基因修饰的小鼠。


表型观察:观察并记录小鼠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骨骼形态等。


骨密度测量:使用X射线、双能X射线吸收测定法(DXA)或定量CT(QCT)等技术测量小鼠的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骨组织学分析:取小鼠的骨骼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骨小梁结构、骨细胞形态等变化。


4、后续实验与观察


生化指标检测:检测小鼠血液中的钙、磷、碱性磷酸酶等生化指标,评估骨代谢状态。


药物治疗与评估:对模型鼠进行药物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效果,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长期观察:对模型鼠进行长期观察和记录,包括行为学测试、生存曲线分析等,以全面评估骨质疏松的病理变化和治疗效果。




二、基因造模法优缺点


优点:


高度特异性:能针对特定基因进行修饰,模拟出与骨质疏松紧密相关的模型。


可控性强: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实现病理过程的精确模拟。


稳定性好:模型稳定性高,便于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


多用途:适用于发病机制、药物筛选、疗效评估及治疗开发等多方面研究。


自然模拟:更接近人类自然发病过程,有助于揭示发病机制及遗传因素。



缺点:


技术复杂:需要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难度大。


成本高:基因编辑工具和实验设备昂贵,实验鼠需求量大。


伦理争议:基因编辑技术涉及伦理和道德问题,需谨慎处理。


模型局限性:实验鼠与人类存在差异,模型结果可能不完全反映人类情况。


周期长:造模过程复杂,周期长,可能影响研究进度。


----  END ----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推文结尾大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