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大鼠足切口痛模型及评估:深入理解疼痛机制与评估方法
发布日期:2025-01-21

术后疼痛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它显著阻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并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研究术后疼痛的机理以及评估镇痛药物的疗效,科学家们经常使用大鼠足切口痛模型。这一模型通过在大鼠的后爪上制造一个模拟临床手术切口的足底切口,从而引发大鼠表现出疼痛的行为反应。
一、手术操作
实验选用200-300g的健康成年SD或Wistar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用戊巴比妥钠或异氟烷等麻醉剂全麻。在大鼠一侧后爪足底外侧做1cm纵切,涉及皮肤、筋膜和肌肉,钝性分离肌肉并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切口不缝合,覆盖无菌纱布。

二、行为学检测指标及方法
机械痛阈测试:利用von Frey纤维丝,以递增压力刺激大鼠足底切口周边皮肤,记录大鼠产生缩足或舔足等疼痛反应时的压力值,作为机械痛敏感度指标。
热痛阈测试:将大鼠置于透明箱内适应后,使用热痛刺激仪对准其足底切口周边皮肤施加热刺激,记录大鼠缩足反应的潜伏期,以此衡量热痛阈值。
自发痛行为观测:术后观察并记录大鼠在笼中的舔足、跛行、抬足等自发疼痛表现,通过行为学评分系统对这些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三、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手术中严守无菌原则,精准切口,保护周围组织。
术后护理:大鼠需单独护理,防感染,保饮食,察状态。
环境控制:行为检测时,保持环境静稳,温湿度适宜。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有相关业务需求的可以打电话咨询哦!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