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资讯
抑郁症动物模型科普
发布日期:2024-07-26
抑郁症动物模型科普
抑郁症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尚无特效治疗手段。动物模型在抑郁症机理及药物研究中至关重要。现有模型包括应激模型、损伤模型、化学诱导模型和转基因模型,它们结合了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能模拟人抑郁症特征。这些模型在表面效度、结构效度和预测效度方面各有特点,对抗抑郁药物的开发和疾病机理研究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深入理解抑郁症并寻求有效治疗方法。
应激模型
1.环境应激模型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UCMS)模型通过将动物长期置于不可预测的温和应激环境中,模拟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如快感缺失、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该模型揭示了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涉及神经细胞的萎缩与凋亡、腺皮质轴的亢进以及炎症因子的异常。UCMS模型不仅展示了与抑郁症患者相似的病理改变,而且为抗抑郁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平台。然而,模型建立耗时且对实验条件敏感,可能导致结果在不同实验室间的不一致。尽管如此,UCMS模型在抑郁症研究中仍具有重要地位,为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新疗法提供了宝贵线索。
获得性无助
获得性无助模型通过让大鼠接受无法逃避的厌恶性刺激后,在可逃避环境中表现出逃避行为及运动活性的降低,伴随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症状。该模型揭示了单胺类递质系统的显著改变,特别是5-HT神经元的激活和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信号传导的降低。抗抑郁药物通过慢性给药可逆转模型症状,提示其通过神经营养因子类物质发挥作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腺皮质轴(HPA轴)在模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谷氨酸系统也被视为抑郁症治疗的新靶标,特别是NMDA受体。此外,先天性LH品系大鼠的研究揭示了外侧缰核的高度活跃性作为新的治疗靶标。此模型常用于基因与表型关系研究,尽管其缺陷在于抑郁样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不适于长期抗抑郁药物筛选。
生命早期应激
母婴分离(MS)是一种实验模型,通过打破啮齿类动物出生后的HPA轴应激低反应期,导致糖皮质激素升高,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系统如谷氨酸和GABA,引发焦虑样行为和情感障碍。MS还影响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基因区域甲基化、以及海马miRNAs表达,这些变化可被抗抑郁药物逆转。MS对灵长类动物也有类似影响,减少海马中盐皮质激素受体和糖皮质激素受体的mRNA表达,并改变生物节律系统。MS模型模拟了人类早期应激情景,对研究儿童母爱缺失等相关的抑郁行为和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应激模型
通过与侵略性动物共养,弱势动物表现出长期的行为和神经改变,如焦虑和抑郁样症状。树鼩和食蟹猴的社会挫败模型成功模拟了这些改变,包括抑郁样行为、内分泌异常和神经结构变化。这些模型对于研究抑郁症的社会性和神经机制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因其社会环境和行为模式与人类相似,更具参考价值。
损伤模型
嗅球与边缘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对情绪、内分泌和记忆有重要影响。大鼠嗅球切除模型是抗抑郁药物研发的常用模型,它揭示了嗅球系统功能障碍与抑郁发生的联系。该模型揭示了多个神经递质及受体的变化,包括多巴胺、5-HT、GABA等的改变,并导致了一系列生理和行为的变化,如免疫反应、氧化损伤增加、海马可塑性受损等。尽管该模型存在耗时和操作要求高的局限,但它在抗抑郁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中仍具有重要价值。此外,卵巢切除模型也提供了对雌性抑郁样症状治疗效果的评估工具。
更多服务咨询请致电:
15001394959
15555144551
17666664644
导科医药竭诚为您服务~